新能源进入“下半场”该如何穿越周期?华为携手伙伴给出了答案!
来源:媒体公告 发布时间:2025-04-05 21:29:072025-04-05
2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 ...
2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水平发展的通知》(下称“136号文”)。
136号文明白准确地提出,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规定光伏电站项目以4月30日为界进行“新老划断”。
上述两个重磅文件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不仅拉开了「430」和「531」“抢装潮”的序幕,更是宣告了新能源“旧时代”的结束,高水平发展的新时代来临。
新能源产业当前深受内卷式竞争的折磨,正处于低谷期。对所有新能源参与者来说,高质量将是“下半场”的发展主旋律,如何在“下半场”穿越周期,成为新的考题。
当业界还在适应新政带来的行业巨变时,华为数字能源实际上已给出了答案。过去数年,该公司不断在探索技术、场景和产业之间的加速融合,并积极构建生态伙伴体系。
在华为数字能源看来,独行快、众行远。唯有如此,才能够在新的变局下走到最后。
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就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答记者问时,有关负责人也解释了136号文出台的背景。
2009年以来陆续出台多项价格、财政、产业等支持性政策,促进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14.1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规模40%以上,已超过煤电装机。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新能源上网电价实行固定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也没有公平承担电力系统调节责任,矛盾日益凸显,亟需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新能源开发建设成本比早期一下子就下降,各地电力市场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规则逐步完善,也为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创造了条件。
此次改革总体的思路是,“坚持市场化方向,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方面进入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配套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区分存量和增量分类施策,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新政带来的骤变是,新能源项目将以今年6月1日为界:之前投建并网的新能源项目实行原有政策;之后投建并网的项目实施新政策。
这种老项目老办法、新项目新办法的安排,能够在保持存量项目平稳运营的同时,通过市场化方式确定增量项目的机制电价,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
除了136号文外,今年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则彻底改变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市场逻辑。
上述《办法》规定光伏电站项目以4月30日为界进行“新老划断”:4月30日及以前完成并网,并低于20MW的光伏电站,依然可以全额上网。
而5月1日及以后完成并网的项目,按照项目规模进行分类,6MW以下的户用项目可以全额上网,工商业项目全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6MW以上20MW或50MW以下的项目原则上全部自发自用,部分地区可余电上网,或转为集中式光伏电站。
《办法》进一步规定,老项目可不做备案变更,仍按原备案类型管理。若光伏电站已获得可发电上网的备案证,并在4月30日之前完成并网,即可继续全额上网或部分上网。
分布式光伏市场也以此为为界,标志着固定电价时代已经终结,即将进入全面市场化交易时代。
在新能源的“下半场”,尽管所有市场参与者都知道,新能源发电项目的质量将变得特别的重要,但怎么样才能做到则并不是特别容易,不仅技术门槛高,且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
3月26日,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伙伴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大会以“碳路中国 价值共赢”为主题,旨在凝聚发展共识、共商协同合作、推动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来自全国的伙伴及产业专家等齐聚一堂,共探时代新机遇,共话产业新价值,携手共赢低碳新时代。
在新能源圈内备受瞩目的大会现场,基于新政背景下,华为数字能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华为数字能源认为,新能源下半场, 安全和质量是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随着光伏、储能、电动车、AI数据中心迅猛发展,数字能源产业进入创新活跃期,技术、场景、产业加速融合创新,已成为推动产业高水平发展的核心引擎。
华为中国数字能源业务总裁孟少云称,当前,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高水平发展慢慢的变成了必然趋势。光伏投资仍将持续,依然是确定性机会;同时,2025年是储能高质量发展元年,全场景构网型储能将加速应用,华为光风储发电机将大有作为。
“2025年是新起点、新征程,我们凝聚价值共识、引领价值共创、实现价值共赢。让我们一起,共赢绿色低碳转型新机遇。” 孟少云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华为的数字能源版图中,以客户为中心的“伙伴+华为”体系正发挥着逐渐重要的作用。
对此,华为中国数字能源合作伙伴与生态发展部部长胡春池表示,华为持续强健以客户为中心,共创客户价值的“伙伴+华为”体系,做好3个坚持、6个合作升级,实现价值共赢。2025年华为将继续坚持伙伴保护不动摇,坚持让伙伴赚到钱不动摇,坚持公平&阳光合作不动摇。
在众多案例中,位于东莞松山湖的广东高标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东高标”)是受益者之一。
该公司创建于2002年,生产基地建筑面积超过4万㎡,现有员工近千人,专门从事短交通电控系统研发、制造和销售。
作为两轮电动车制造的核心部件,三电系统已成为公司发展的关键领域。广东高标长期致力于两轮电动车控制器及三电系统研发为多家两轮电动车品牌(雅迪、爱玛、台铃、九号、绿源、小刀、小牛、新日、五羊等)供应三电系统,是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不过,随着园区用电成本攀升,以及出海业务增多,广东高标也不得不将降本增效纳入到企业日常运营中来。据了解,该园区年耗电量超过1500万度,年电费近1200万元。
广东高标率先采用华为新新一代工商业光储解决方案,打造绿电、低碳园区。目前,园区已经安装光伏1.434MW(由南网投资),并于2024年4月实现并网,全部采用华为逆变器。
广东高标采用的华为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储能系统,其中储能安装量为3.44MWh,当前部署了16套华为108kW/215kWh工商业风液智冷储能在低压汇流柜处进行并网,后续将依据公司业务扩张进行扩容,已预留4台储能的安装空间。
通过光储协同,华为工商业光储解决方案保障用电稳定,提升绿电消纳比例,据测算,储能收益率达24.72%,回本周期约为3.3年。
在深圳福田笔架山公园西门停车场,一座“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体化示范站可同时为28台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据了解,中国石油福田笔架山西门光储超充站采用华为超充技术,应用高质量设备及解决方案,部署了三套720kW全液冷超充主机,超充终端充电功率最大可达600kW,快充终端充电功率最大可达250kW。
通过华为光储充一体解决方案,采用逆变器及优化器配合50kW装机规模的光伏车棚,大大降低公园树荫对发电量带来的影响,每年可生产绿电超5万度。
该示范站还配备华为新一代工商业储能产品,可依据环境温度和电池工况自动调整工作模式,最大化节省系统储电能耗,提高系统效率。
事实上,华为早就意识到“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正在迎来全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全面市场化的新阶段”。
为此,华为坚持五点价值主张,即“穿越产业周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穿越产品生命周期的可靠产品质量”、“基于根技术的持续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从元件/产品自主创新到网络/系统安全的四维安全体系”、“无处不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团队和能力”。
可以预见的是,在新能源高水平发展的“下半场”,光储充将从单点突破走向深层次地融合,光储充一体化不仅是技术的创新,更是打开零碳未来的钥匙。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