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大力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燃煤电厂作为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其实现零排放的技术路径非常关注。碳捕获与封存(CCUS)、超超临界燃煤技术、生物质混燃与氢能耦合这三种技术路径各有千秋,它们在为燃煤电厂减排带来希望的同时,也面临着各自的机遇与挑战。
CCUS 技术被视为实现大规模深度减排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原理上看,它能够直接捕获燃煤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将其从废气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运输,最终封存在地下深处,从而显著减少温室气体向大气的排放,这对全球气候目标的达成至关重要。
随着科研投入的持续不断的增加和技术的持续迭代,CCUS 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形态趋势。一方面,碳捕获效率节节攀升,新一代化学吸附剂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捕获效率提升至 90% 以上,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更多的二氧化碳能够被有效拦截。另一方面,成本也在逐步降低,这为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而且,CCUS 的应用场景范围不断拓展,除了燃煤电厂,钢铁、水泥、化工等其他工业领域也开始引入这一技术,展现出强大的通用性和适应性。
然而,CCUS 技术前行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技术层面,二氧化碳的长期封存安全性问题始终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地下封存的二氧化碳是否会泄漏,一旦泄漏又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在经济层面,高昂的建设和经营成本也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建设一套完整的碳捕获、运输和封存设施需要巨额的前期投资,并且在运营过程中,维持设备运转、监测封存情况等也需要持续的资产金额的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 CCUS 技术的大规模推广。
超超临界燃煤技术是一种相对成熟的高效清洁燃煤技术,在现有燃煤电厂的升级改造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提高蒸汽参数,让煤炭在更高的温度和压力下燃烧,从而大幅度的提升了燃煤发电效率。与传统燃煤电厂相比,采用超超临界燃煤技术的电厂煤耗可降低 20%,发电效率突破 50%,同时污染物排放也大幅度减少,在节能减排方面成效显著。
对于众多现有的燃煤电厂而言,超超临界燃煤技术的优势不言而喻。它不需要对现有燃煤发电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的拆除重建,只需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就能实现电厂性能的大幅度的提高,这大幅度的降低了改造的难度和成本,也缩短了改造周期,使得电厂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继续为社会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但超超临界燃煤技术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其效率提升已经逐渐逼近极限,想要逐步大幅度提高效率面临着巨大的技术瓶颈。更为关键的是,尽管该技术能够显著减少煤耗和污染物排放,但它仍旧没办法完全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只是相对减少。在全球坚定不移地朝着碳中和目标迈进的当下,单独依靠超超临界燃煤技术显然难以满足长期的减排要求,它需要与其他减排技术协同配合,才能在未来的能源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生物质混燃与氢能耦合技术融合了生物质能源和氢能的优势,为燃煤电厂的零排放之路开辟了新的方向。生物质混燃是将生物质颗粒(如秸秆、木屑等)与煤炭按特殊的比例混合燃烧,这样的形式不但可以利用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实现某些特定的程度的碳减排,还能巧妙地解决部分生物质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而氢能耦合则代表着未来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燃烧产物只有水、零碳排放的显著优势。将生物质混燃与氢能耦合,两者相辅相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更高效的减排和能源综合利用。随着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制氢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成本的持续降低,氢能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这无疑为生物质混燃与氢能耦合技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不过,该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生物质资源的供应存在很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限制。在某些季节,生物质产量有限,而在一些地区,生物质资源分布不均,这使得大规模应用时可能遭遇资源短缺的困境。此外,氢能的生产、储存和运输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制氢成本居高不下,氢气的储存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条件,运送过程中也存在能量损耗和安全风险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生物质混燃与氢能耦合技术的大规模推广,要进一步的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化来加以解决。
综上所述,碳捕获与封存(CCUS)、超超临界燃煤技术、生物质混燃与氢能耦合这三种技术路径都在燃煤电厂零排放的征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各自的优势决定了在不同场景和发展阶段的应用价值,而面临的挑战也为科研人员和产业界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未来,这三种技术路径或许并非孤立发展,而是相互融合、协同共进,一同推动燃煤电厂实现零排放的目标,助力全球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 。
工业革命以来,将地层中的化石能源(煤、石油及天然气等)开采出来,燃烧利用生成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对地球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化石能源不仅是一类能源,而且还是一类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物质,因此,我们提出了将化石能源的能量和元素同时高效利用而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科技工业路线,能形成化石能源固碳利用的能源工业和材料工业路线,综合经济效益更好! 这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经济可行的根本途径。
近日,非常关注的山西“订婚案”二审公开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裁定引发广泛讨论,中国妇女报连发三篇评论文章。
随着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两国之间大宗商品的贸易流向正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以大豆为例,分析人士指出,巴西有望进一步巩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地位。美国大豆种植户警告,美国大豆可能将永远失去中国市场。
浙江宁波慈溪是我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出口美国的占比约16%。慈溪一家家电企业负责人和记者说,他们跟美国客户签署协议时,对方支付了30%的定金;而同规格洗衣机、冰箱的零部件通用性很强,能达到70%。因此,即便美国客户违约,他们也可将产品重新翻包后再次销售。
美国搞关税大战,对中国是好事吗? “当然并非是,但这仗必须打
4月21日,#女子赌博欠贷遭债主胁迫肉偿抵债#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议,华州区人民检察院分析了为何女子的行为不是正当防卫,而是故意杀人。
剑桥博士张子萌用量子力学解释,为什么建议我们大家不要算命。“观测者效应”了解一下?
剑桥博士张子萌用量子力学解释,为什么建议大家别算命。“观测者效应”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