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于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电力市场以推动未来几十年全球需求的天然气看涨者可能会失望。根据《全球能源监测》(GEM)的数据,亚洲最大的经济体在建燃煤发电量是燃气发电量的三倍,煤炭占该地区发电量的45%左右。亚洲最大的经济体正在开发的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能力远超于燃气发电能力。
根据GEM的数据,在亚洲10个最大的经济体中,正在建设的新电力容量刚刚超过100万兆瓦,煤炭和清洁能源主导着亚洲的电力发展管道。太阳能占亚洲在建发电量的26%,即27万兆瓦,而新燃煤发电量占第二大份额,为24%,略低于25万兆瓦。风电场和水电站各占20%,而燃气发电厂仅占7%,即7万兆瓦。从某种角度来看,2023年,天然气占美国公用事业规模发电量的43.1%,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占21.4%,煤炭占16.2%。
尽管一些亚洲最大的经济体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清洁能源目标,但它们并不打算放弃煤炭。2024年,中国批准了66.7吉瓦的新燃煤发电容量,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以创纪录的速度建设燃煤发电厂,以应对干旱对水电生产的影响。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中国煤炭产量达到创纪录的47.6亿吨,比2023年增长1.3%。与此同时,2024年,94.5吉瓦的新煤电项目开工建设,3.3吉瓦的暂停项目恢复建设,为2015年以来的顶配水平,未来2-3年将有大量新的焦化厂投产。
绿色和平组织的Gao Yuhe告诉路透社:“中国政府将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视为相互矛盾的问题。中国明确说,到2030年煤电仍将以‘合理的速度’增长。”
与此同时,两年前,印度煤炭部长宣布该国无意在短期内将煤炭从其能源结构中剔除。部长Pralhad Joshi在议会委员会发表讲话时表示,煤炭将继续在印度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至少到2040年,煤炭是一种负担得起的能源,印度对煤炭的需求尚且没达到峰值。Joshi说:“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印度不会放弃煤炭。”他补充说,到2040年及以后,煤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4年中国以外的全球煤炭舰队减少了9.2吉瓦,加强了中国在塑造煤电未来方面的主导作用。2024年,中国目前占全球煤电开工量的93%。
在另一个悖论中,中国仍然是清洁能源制造业的全球领导者。去年,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首次占该国经济的10%以上,销售额和投资达到13.6万亿元人民币(1.9万亿美元),超过了房地产行业。中国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销售和投资使全球1.12万亿美元的化石燃料融资总额相形见绌。
去年,中国包括风能和太阳能在内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410吉瓦,超过了煤炭。中国在太阳能制造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晶圆到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倍。中国控制着世界上约95%的多晶硅和晶圆,促使国际能源署(IEA)警告说,世界严重依赖中国满足其太阳能需求,将面临危险,“到2025年,世界将几乎完全依赖中国供应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的关键组成部分。任何全球供应链中的这种集中程度都代表着相当大的脆弱性,”该机构在一份特别报告中写道。去年,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警告称,中国对能源和其他公司的国家承销正在造成供应过剩,扭曲全球市场。她补充道:“我将传达我的信念,即产能过剩不仅对美国工人和企业和全球经济构成风险,而且对中国经济的生产力和增长构成风险。”
据标普全球(S&P Global)称,在国内经济疲软、全球需求放缓、出口壁垒和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中国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将逐渐减弱。该评级公司预测中国在太阳能光伏(PV)组件制造业的份额将从2024年的70%降至2030年的65%,而其在电池制造业的比重将从去年的80%降至61%。标普表示:“随着我们展望2025年,中国的制造业增长预计将放缓以应对当前的产能过剩问题,到2030年,清洁技术制造业的足迹将更加多样化。”(小晨编译)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